今天是个周六,儿子11点去上书法课,我打开千聊,学习王若文老师最新上传的两节词汇课。词汇课一直紧跟,而写作课早就买了,到现在也没有听完一半,信息量太大,要抽稍大块的时间慢慢听,慢慢消化。我现在的身份是个教师,当学生的时候也是个会学习的学生,在学习任何课程或者其他任何东西过程中一直追求要掌握方法,不费瞎力气。但是,在英语这门课,我没有做到。尽管一直以来英语成绩很不错,但是: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!
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从教以后,看到太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吃尽了苦头,我们那个求学时代,很多聪明的男生付出了比学数学都要多的时间和精力学英语,仍然成绩不理想,整个的高中成绩被英语拖垮狼狈度过。我很自信自己个会学习的人,学东西力求从本质上有把握。可是唯独对英语,我有些力不从心,成绩不错,但是方法全无,想向身边人求教,并没有同学比我好多少;老师授课,只是按照课本词汇、课文、习题的顺续来。想来中国的英语教育普及到今天不过三代人,我的老师们对英语学习也是不得法的吧?记得初中第一位英语老师是一个高考落榜生,现在想来,他的落榜应该是英语拖了后腿!考上重点高中的我,初中时候英语从来没有及格过(班级第二),我甚至不知道主系表结构和be going to结构。高中阶段我自己狂问老师和同桌,一年我的英语成绩班级第二了!但是我自己知道,我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来自我的课外阅读,沾了知识面广的光了。其实我并没有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。我的英语底子太虚。
在以后的求学过程中,我的英语果然没有了进步空间,陷入了停滞状态。因为我单词是死记硬背的,写作是听天由命的。尽管我记忆力很不错,可是并非语言天才。这样的感觉让我很不舒服。其他学科我都是事半功倍,英语学习则是事倍功半哪,其实英语这门课并不难。我渴望的是轻松愉快的掌握英语。可是,方法何在?
硕士期间,我曾经去上某东方的托福词汇班,专门想解决英语词汇的死记硬背问题。结果上课老师插科打诨,还是全靠自己苦记,老师并无耳目一新的方法传授。
08年儿子出生,那么以后就是娘俩儿英语学习的问题了。我开始关注当下英语的校内教学,惊恐的发现,校园里英语的教学方法与我当年并无本质的改变,英语老师倒是科班出身了。再考察外面的英语辅导机构,确实是课堂的一个有益补充。但是费用、时间、师资,投入和受益并不十分成比例。啊,我需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创造一个类母语的成长环境。
我是刷博客认识王若文老师的英语教学,几篇博客内容看下来,深以为然。这个英语教学写作专家的英语学习说到我心里去了。我买了王老师运到国内的书,夜里快十点决定订票到天津听讲座,又当天返回。英文原版书我陪儿子读的十分费劲,然后后面就看到了王老师千聊上的写作课,接着又是词汇课。王老师,你是专门来拯救我的吧?我的英语就是卡在这两个地方了,我学完,用儿子的话说:一定会实力暴增吧?我现在并没有实力暴增,阅读和写作课听的还是比较辛苦;而词汇课听完则是四体通泰。无论如何,我终于找到掌握好英语的一条正确的路。
听完王老师头三次词汇课后,我激动的同老公讲了一大通话,大概就是上面的内容,老公也很感慨,说自己当年高考才考了50多分。儿子看到我激动的与平时不同,小家伙顺手拿起一直铅笔当话筒,采访我:妈妈。请问你听这个课有什么收获呢?
我很认真的接受采访:“我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耿耿于怀,我觉得自己的英语学习是不得法的。尽管我英语成绩不错,我觉得英语对我来说不应该有强烈的无力感,我没有像其他课一样对它有把握,我不喜欢这种感觉。我听了王老师的课,感觉对我是种拯救,我就需要词汇和写作,而且我听写作课后,阅读也更有数了。”
儿子问:“妈妈,你是如何认识王若文老师的?”
我:“我就是写育儿博客的时候发现的王老师的博客,发现她说的有道理,就关注了,后面我还去了天津听讲座,现在王老师微信上开课了,我就付费了。果然是想我要的。”
………
………
儿子采访的很认真,我也回答的很认真。最后我还表达:我对自己也很满意,其实我一直想找到掌握英语的正确方法,外面的很多机构说法也很多,但是我也挺佩服自己选择的能力,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,什么是好的适合自己的……。
我这里激动滔滔不绝的说,8岁的儿子已经有些采不下去了。瞅我一个话空儿:妈妈,采访结束。我现在是你的儿子了。
儿子睡后我又给在加拿大的张玉春老师打了近半小时QQ电话。张老师鼓励我把它写下来。如上。
评论